Scratch 動畫製作-4

目標:

  1. 學會使用「滑行」,並認識「滑行」與「定位」的差異。
  2. 認識「同時執行」。
  3. 認識「效果」相關程式,並學會使用「效果」製作特效。
  4. 學會「換造型」,製作「走路」動畫。
  5. 完成動畫「開始」內容,並測試「執行」。

「開始」腳本內容:

1.「小貓咪上學趣」標題,從「上」往「下」落下(滑行);「標題」停在舞台中央位置,加上特殊效果變化。

2.同一時間 「小貓咪」從左側走到舞台中間位置。


作業:

1.標題滑行 示 範影片

特別注意:並務必確認「點選」標題角色,放好位置, 再加「程式積木」

2.標題 特殊效果變化 示範影片

特別注意:請注意「改變」與「設為」的差異:
「改變」為累加,如原本為0
重 複「改變10」3次,依序為 0 -> 10 -> 20 -> 30

程式如果寫成:重複「設 為10」3次,依序為 0 -> 10 -> 10 -> 10

想 想一想:為何要加「等待0.1秒」,試著拿掉「等待0.1秒」,在執行看看有何不同?


3.小貓咪滑行 示 範影片

參考「標題」作法,讓「小貓咪」從 左 移動到 中間 位置。

4.小貓咪走路 示 範影片

因為「走路」要一邊「滑行」一邊「動腳」(換造型),所以須要「同時執行」。

等待秒數換算:「循環次數」x 等待時間(兩個) 等於(或接近) 滑行時間

想想一想:

1.換造型為何還要加「等待?秒」?

2.下面的作法對不對?為什麼?